我是台湾人,想问问现在(提问于2024年)到大陆念书合适吗?

发布时间:
2025-04-18 11:52
阅读量:
15

一樣是台灣人,但我早來了20年,來大陸唸書,不用問的這麼小心翼翼,這裡沒有民進黨講的那麼可怕,在這裡那麼多年,除了疫情那幾年,兩岸我來去自如,沒有碰上台灣某些媒體上說的爛事,也沒被什麼單位約談過,反倒是我因為工作的關係,約過不少官員溝通。

大陸的官員沒有台灣媒體寫的那麼青面獠牙,但也不是個個正氣昂然,都是正常人,有一心為公的,也有私心滿腹的,但所有人做事都沒有越過我們能想到和猜到的邊界,甚至,在大城市裡的公務員,應對進退還是相當有水準的,只是態度上還是嚴肅了一點,不像台灣公務員那麼親切。

你讀農,來大陸是對的,要實踐、大陸才是最好的地方,台灣雖然有不錯的農業知識,依托台灣中央山脈的特殊地形,也有足夠的環境來做各種驗證、但畢竟都只是小打小鬧,讀書學習小環境驗證還可以,但要真的想大展身手,只有大陸這種環境才合適,而且政府特別支持,不像台灣的民進黨、一群搞法耍嘴皮子的,對生産農業一點敬意都沒有,得不到什麼政府資源的。

但來大陸讀書,也會有不習慣的地方,這裡的大學學習方式或是風氣,和台灣大不相同,很重視階級和權威,對比在台湾的大學裡你可以和教授開玩笑和玩耍,這裡的教授要嚴肅多了,而且算是一種〞官〞,學官,和台灣一贯的學術人风格是兩回事,這是你需要習慣的。

其次、你來這裡可能是要讀博士吧,以你台灣人的身份,一些狗皮倒灶的事應該輪不到你身上,但還是建議你在選指導教授的時候最好先來看看,多打聽打聽,找個真正做研究的。這裡的教授有三種,做官的,發財的和做學問的,你要找到真正做學問的,那很爽,但要碰上做官的或發財的教授,你大概率會被逼成綠色的,回台灣就去投靠民進黨了,所以慎選。

和同學相處什麼的,別去談什麼政治上的話題,兩岸因為體制不同,對於政治類型的話題是湊不在一塊兒的,你沒法理解一黨專政下教育出來的人、他們也沒法理解西方民主體制下養出來的人、天南地北,說的是一樣的話,寫的是一樣的字,但進了腦子後,就成了完全不同的內容,很神奇的。

比如都講〞民主〞,台灣說的是人民做主,民粹式,這裡說的是為人民做主,菁英式,然後接下來的溝通也足以讓你感受到雞和鴨聊天時的暢快感,反正各講各的,都以為懂了,但其實誰也沒懂對方的。

如果兩邊都沒發現彼此都沒明白,這是好事,如果發現了,就會變成災難,誰也說服不了誰,因為誰都沒有吃過對方的蘋果,互相不能知道彼此蘋果的滋味的,怎麼爭,都不會有答案,反而造成隔陔和衝突,非常不划算而且無意義,這是我在這裡多年的經驗,分享給你。

總之,少談政治多讀書,養好身子做學術,至於政治這玩意兒,大陸這裡有專門的路徑,台湾人一開始就沒机会走上,後面除非機緣巧合,否則你绝对走不了,所以就別去谈了,也別去碰。

其他的兩岸差異就比較少了,但在日常溝通上還是會有些詞語差異,但這些本就是從台灣這麼一個小地方到另一個大地方必需要面對的,即便是個上海人到了北京,也一樣會面對這類溝通上的地域差異,這個正是你從台灣到大陸最重要的成長。

台灣地方太小,生活久了,容易井中窺天,以為全世界就這麼大,但在大陸、你會看到更多世界的真相,以前在台湾連報紙都見不到的國家,如亞塞拜疆,哈薩克斯坦,中亞,東歐,...,在大陸的報紙和媒體上竟然如此活躍,而英國法國意大利和俄羅斯,甚至是沙烏地阿拉伯,都可以坐火車或是開車過去,甚至你要是有勇氣,學唐三藏,用走的也可以到,站在這裡、你才會知道什麼是亞洲,什麼是亞歐非大陸,才能知道天地之大,不是台灣那一畝三分地可以比的。

來大陸,其實不是合不合適的問題,而是應不應該的問題,世界那麼大,你應該踏出來走走。


我建了个台湾话题的专栏,有兴趣的不妨去看看:

专栏「两岸心情」: 一个老台湾人,关心两岸,期望两岸间有更多的了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