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欺负老实人会不会遭到报复?
90年代的事情了,初中校门口那时老有个染黄毛的痞子,叫二锯。 从初二开始,二锯老是欺负六班一个看着憨憨傻傻的孩子。我们那时学校分好中差班,人家孩子其实不傻,就是人老实,长了一张木讷的脸。他是中班学生,学习还行。起因是孩子出校门拿了本阿拉蕾漫画,二锯连抢带借给拿走了,书本身也是孩子借来看的,他人老实要还借主的书,隔段时间和二锯要……二锯TM是个连裤腰带都分不清是穿谁的这么一主儿,书早折腾没了,书拿不回…
为什么经过315曝光华莱士几乎没影响杨铭宇黄焖鸡遭到集体抵制?
因为华莱士在网上被解构这么多年,很多事已经明确了 这个牌子就只有配货是一起送的,其他的都是店长自己搞 压根没有kfc、m记那种连锁店的统一规矩 店长上心,那就不会喷射,店长不上心,就要喷射 我家附近那家华莱士,开了有十几年了,我吃过很多次一次没出事过 我在嘉兴那边之前办事带了一个月,酒店附近那家华莱士也没出过事 我在杭州上城区那边吃过一家,一次就中彩 加上本身价格就不贵,很多人进华莱士前早就有心理准备了,…
为什么法国只投降了一次就遭到那么多的嘲讽和梗?
今年感觉油门都快踩进发动机里面了。 过去男性有义务保家卫国,但是女权运动必然会导致结婚率生育率暴跌,也就是“家”这个东西变少了,越来越多的男性脱离了“家”这个壳子的束缚,那么他保家卫国的义务也就自动瓦解了。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现代战争片的主角怀里都会挂一个妻子或者子女的照片,因为绝大多数军人加入战争是为了家人。 德军没来我天天被女权羞辱,德军来了我还是被女权羞辱,那德军不是白来了。
在张雪峰的号召下,我们国家的某些学科有没有可能遭到打击?
前几天跟一位县级市的中层公务员聊天,他的一席话令人震撼: 不远的将来,像他们这样人口五十多万的内地中等县,都有可能降级为镇。常住人口逐年下降,农村空心化,目前四分之一的农户电表一年只在春节期间走几个字,或者几年不走字。财政饭已经很难吃了,每年还是有那么多大学生回乡找工作,请到常委出面帮本科生找一个图书馆、新华书店、各种营业厅劳务派遣站柜台的工作,都已经不大好使了,到处人满为患。这些初中生都能胜任…
徐峥的《逆行人生》还没上映就遭到批评,背后原因可能有哪些?
我看过一个切片,大致是徐峥失业了去面试外卖骑手,贾冰是站点站长,直接说徐峥不适合做这行,他拉不下脸。 现实中的站长哪会管你那么多,只要你会骑电动车,有智能手机,身体健康没有案底就巴不得你赶紧办入职。 招的人越多他挣的越多,新人介绍费,卖装备的费用,转卖二手三手四手电动车的费用,推荐新用户换电池的费用,这都是钱啊。 至于新人能不能适应,是否做的下去关站长什么事?他做得下去我就有钱挣,做不下去我也没损失
电影《731》将于7月31日上映,但遭到很多人抵制,对此你怎么看?
法西斯的本质是道德相对主义,不是变态杀人狂。军国主义者没有丧失人性,他们只是把马路大们开了人籍。没把这点拍出来,就不是反战片,而仅仅是打着反战旗号的三级片而已。如果让我拍《731》的话,我会把片子分成两段来拍。第一段塑造一个日剧特有的亚撒西男主。每天早上日剧跑式上班,遇到人先打招呼,喂养可爱的狗狗,对工作中的前辈用敬语,遇到问题鞠躬九十度,最终用热情温暖了冰冷的同事……整个画面充斥着《半泽直树》或…
机器被创造出来减轻劳动强度,却因为减少了就业岗位屡屡遭到工人劳动者的抵制,如果看待这样幽默的矛盾?
外卖配送路线规划算法开发出来可以提供最佳送餐路径,减轻劳动强度。 按道理外卖员应该会更轻松吧? 结果恰恰相反,今日的最高送餐效率变成明日送餐速度的起点,一直迭代,直到收敛至外卖送餐速度的极限。 超时的压力一直悬在外卖员内心,算法的精确规划不让外卖员有任何喘息空间,冒着生命危险一遍又一遍闯红灯。 明明可以造福于外卖员的算法变成枷锁。 我想外卖员必定也会抵制原本可以让他们“轻松”的算法吧。 生产力发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