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英文名Hong Kong该不该改成Xianggang?
不该,对香港态度就是一切照旧。 2019年之后,香港的统战价值就触底了。 你要叫维多利亚港就叫维多利亚港,你要叫女王大道就叫女王大道,只要不闹港独,那中央就对香港搞无为而治,直白点说就是无视。 前两年搞成那样,说明本地上层要么忠诚有限,要么能力有限,这样的香港是中国的负资产了,连新加坡都不如。 自己错过了搞发展的最好时间窗口,最该选择大陆的时候选择了英国,现在英国没落了,香港还会有什么未来? 对于普通香…
折纸的英文是Origami不是Zhezhi,是不是这样?
知道很多美国孩子,他们学的第一个“汉语”词汇是什么吗?不是谢谢、你好,是ma fan yao,意思是trouble maker。 知道很多美国孩子,他们对于东方“巫术”的理解是什么吗?是Ru Mao Gui Gui Fa(Fai?) Di Zhou 我第一次听到这两段的时候完全是懵逼的,你究竟在说啥?这TM是中文? 后来我了解到了: 嗯,英文版的成龙历险记,老爹念咒念的是粤语,老外听下来大概就是这样的。 至于那个“Ma Fan Yao”,大概是当年在美国的Kids WB放…
在崩坏星穹铁道中,三月七的英文就真叫三月七日,这会不会让老外笑抽了?
March 7th没有让老外笑抽。哪怕是Blade这样的名字,在见识到他的故事之后老外也能接受。 然而最近的花火就不一样了。Sparkle这个英文名让很多老外接受不能,讨论者或是说有暮光闪闪(紫悦)既视感,或是觉得这个词太过中二且幼稚,并po出多年前互联网上那种元气魔法朋友鼓励你Sparkle on的粉色滤镜土味表情包。。。 说到底还是要符合人设。老外有羡慕汉字圈“花火”这名字,希望改名叫Hanabi的,也更符合她的和风形象。也有老学…
如何看待回国人士说话夹带英文?
因为他们夹带的不是英文,而是中文。就像2000年之前,如果一个人说某个东西很“酷”,他会被看做夹带英文。因为当时的“cool”还在汉语吸收的早期,在新华词典里,“酷”只有残暴和甚两个释义,没有任何关于“帅气”的意思。它在听者耳里,就是英文,就是不尊重。但随着人们使用的增加以及汉语的发展,“cool”最终被吸收进汉语里成为了“酷”。如今如果你评价一个东西很“酷”,没有人会说你夹带英文了,这个吸收已经完成。 而…
香港的英文名 Hong Kong 该不该改成 Xianggang?
不该,对香港态度就是一切照旧。 2019年之后,香港的统战价值就触底了。 你要叫维多利亚港就叫维多利亚港,你要叫女王大道就叫女王大道,只要不闹港独,那中央就对香港搞无为而治,直白点说就是无视。 前两年搞成那样,说明本地上层要么忠诚有限,要么能力有限,这样的香港是中国的负资产了,连新加坡都不如。 自己错过了搞发展的最好时间窗口,最该选择大陆的时候选择了英国,现在英国没落了,香港还会有什么未来? 对于普通香…
有哪些不建议取的英文名?
现在的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很多家长给孩子取叫什么Karl,Kurt,Heinz,Franz,Gunther,Erich,Horst,Helmut,Klaus,Hans等越来越稀奇古怪的名字,而且是那种在德国相当于“国强”,“卫东”,“建华”的名字。而且这些名字的意思他们完全都不考虑。尤其是英国,东伦敦某公立小学三年级班上有1个Karl,一个Klaus,年级里有一个Erich,全校也有2个Karl,2个Klaus,一个Kurt,一个Gunther和一个Heinz,1个Hans。 这些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