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搜索结果 9 条
美国动不动就枪击,那些富人、科学家在美国就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吗?

美国动不动就枪击,那些富人、科学家在美国就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吗?

刚从美国回来,我来说几句大实话。 1:出发美国之前打印了电子签证evus,旅行计划,机票行程单,乘坐的东航直飞洛杉矶坐了12个小时的飞机,如果要选择便宜的机票,可以选择国泰,韩亚航空,这2个都挺实惠的,在飞机上开始还准备了好几个问题,预计海关可能会问我的问题,比如一个人来的吗?准备待多久?准备多少钱,这里有亲戚朋友吗?等等,但是实际上:洛杉矶入境啥也不需要,我入境当天排队过关的人还挺多的,但也没有排多久…

谷爱凌自称特别喜欢分子遗传和量子物理,她有可能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吗?

谷爱凌自称特别喜欢分子遗传和量子物理,她有可能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吗?

看热闹的人还挺多。但是等她在Instagram上发出这一条之后,我朋友圈里学物理的人都破防了。大多数物理专业的人在19岁时可不知道玻色场是啥东西。 只能说,精英家庭在科学的培养上也明显比普通家庭强。 2024-1-11补充:很难理解为什么突然出现这么多回复,这都一年多前的事情了,现在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特别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要用自己是名词党来论证别人也是名词党?是因为你们觉得当名词党或者初中物理不及格是一件很光彩的事…

2024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 microRNA 的两名美国科学家,miRNA 有什么作用?

2024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 microRNA 的两名美国科学家,miRNA 有什么作用?

miRNA,其实早就火到不行了,火到哪种程度呢,给大家看几个截图。 这是刚从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官网截下来的,进5年与此相关的已结题国家自然基金,达到770项。 在CNKI上篇名为“micro RNA”的相关论文超过4700篇 在pubmed中搜索“micro RNA”,则有17w+的相关研究 这么火的microRNA,究竟是什么? 随着诺奖的公布,相信microRNA又要开始成为“网红”研究对象了。 microRNA,当然是RNA中的一种,而提到RNA我们都能回忆起中学生物…

医生为什么要搞科研,如果医生科研都搞得很牛逼,还要科学家干嘛?

1970s,北医三院消化科郑芝田团队发现抗生素呋喃唑酮能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表了一篇Lancet,但并没有意识到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是幽门螺杆菌。 2005年马歇尔、沃伦,因发现幽门螺杆菌拿了诺奖。 中国人早在此30年前就发现了治疗方法。。。但是诺奖是别人的。

日本的科学家们疯狂涌向中国——真的只是为了钱吗?

我知道一个医学的大佬要来中国,还没成行,但是基本上已经谈好了。 他来中国的目的就只有一个,他想做完自己的研究。他之前一直在做的是肿瘤细胞在特定环境下的发育终止。因为前几年疫情时候的一些成果,现在发现mRNA在癌细胞内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正常成熟,也就是说可以针对这一点来停止癌细胞的发育。然后再通过体外T细胞基因导入,那么整个癌细胞就可以被消灭。 但是他的研究目前有2个困难,第一个困难是日本不给钱了,研究捉襟…

圆周率已被算到31.4万亿位,科学家如此执着,到底为了什么?

如果圆周率可以被算尽,那就说明圆不是光滑的,而是一个拥有很多条边的多边形,从而证明人类花了上千年所建立的数学、物理体系中任何关于“圆是圆”的理论都是错误的。 例如圆微积分、量子力学。 如果未来被证实π能够被算尽,是一个有理数。 不仅数学体系需要重新建立,就连科学测量标准都需要全部推倒重来。 但最可怕的是,如果圆周率被算尽, 意味着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可能并不是随机发生的,是可以通过计算预测的。人类以…

如何看待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月壤中发现天然石墨烯?

这是阳谋,明着告诉美国,你来不来? 天然石墨烯意味着在月球上弄基地,能省很多从地球背的原料。 石墨烯能干很多很多事,不仅仅是电池。 今天发现石墨烯,明天很可能又有些别的,就是一步步逼美国,来嘛,快来嘛~ 我们不需要去考古美国到底有没有登月,只需要阳谋扯着这钓绳就可以了。 以美国今天的情况,每一笔支出,都是在往上叠稻草。 特别是在它行政效率如此低下的今天,还想玩登月,这往里倒的水,多少都不够的。 倒进去的…

国家为什么不能让科学家赚的比明星多?

你以为的科学家:每天骑28大胯上下班,早上一碗小米粥,中午一根烤白薯,晚上一碗小米粥配烤白薯。 实际上的科学家:房子单位解决,要么1000w的房子100w卖,要么分房子。骑车上班通勤5分钟,天天吃小米粥是因为年纪大了有糖尿病。 不知道为什么,你会觉得科学家过得很惨,但是我觉得跟自媒体煽动有根本性的联系。 说一个我知道的事儿: 我在天津贴壁纸,有次去某211大学家属院,男主不在,全程是女主在现场,闲聊起工作的事儿, …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牛顿这样伟大的科学家?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牛顿这样伟大的科学家?

介绍一个冷知识:你知道第一个登上《自然》杂志的中国女科学家是谁吗? 她叫王贞仪,出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她写了《地圆说》,完全独立自主的系统的论证了日心说。她还自制装备给亲友邻居演示月食发生的原理。 同年,她写了《月食解》一书,详细分析了月亮阴晴圆缺、形体运动轨迹等天文现象。这本书是世界上第一本完整解释月食成因的著作。这一年她才二十岁。 随后,她又编著了《勾股三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