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行征雁向南飞,两只烤鸭往北走”这对得挺整齐的呀,有什么问题吗?
剧里面导演故意找一个肥头大耳相貌极蠢的演员去演这个角色,说着low逼的台词,不就是为了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个状元是个没文化的二代,走后门进的么。为啥台词low逼呢?因为和美食挂钩,很容易让人联想这个人好吃懒做。 人家“一行征雁”是代表着大清横扫六合席卷八荒的雄心气度,结果你给对个“烤鸭”,脑子里面除了吃还知道啥?所以编剧设计这个桥段是为了给后来主角刘墉的聪慧睿智做对比。 当然,如果是穿越成这个肥头大耳的角色…

为什么北京烤鸭出名靠鸭子,换成鸡的做法就不行了吗?
现代烤鸭已经是瘦身过好多轮的样子了。 正宗的清末民国烤鸭,主要卖的就是肥鸭子。 八分靠鸭子,两分靠火候。 葛大爷在《老店》里说了, “ 泊鸭呢,起小儿南方的种!大明朝在咱京城东郊潮白河扎了窝儿了,专吃这运粮的船坞的粮食长大的,肉嫩皮儿酥 ” 泊鸭完全不同于湖鸭, 是高邮鸭子的一支顺着京杭运河一路北上,占了运粮船的光,肉嫩油肥,通体洁白, 长肉比湖鸭慢很多, 烤鸭的鸭子还得在暗室里填鸭催肥,饲料成本就高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