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搜索结果 4 条

有哪些非常有趣的岁月史书现象?

二月正流事件中,谭震林怒批四人帮迫害老干部: 谭震林没等春桥说完,就拍了桌子,气势汹汹地说,什么群众呀群众,别拿这个来搪塞我们,除了群众,还要不要党的领导?你们就会利用群众来把老干部一个一个都打倒,老干部革命几十年,现在被弄得妻离子散。几个中学生,喊个老子英雄儿好汉,就变成了反动血统论,你们才反动呢!--------戚本鱼回忆录

为什么历史书上总说《辛丑条约》赔了那么多钱,没说后来大多数国家中途都放弃了中国的赔款?

《辛丑条约》里要求清朝向各国赔偿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一直赔到1940年12月31日,年息4厘,本金加利息,实际需要给列强9.8亿两白银。 赔款两年后,由于白银价格下跌,各国要求以本国的货币进行结算。没办法,只能先拿白银兑换成各国货币,再进行赔付,导致几年间又多支付了几百万两赔款,如果39年一直按这个来,中国需要额外赔付6000多万两白银,实际赔付将超过10亿两白银。 1917年,中国中止对德国、奥匈帝国赔款,战前大…

史书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土地就那么多,不分,人就要饿死;分,过个几十年,人就牢牢地长在土地里,其他人慢慢饿死。等到饿死的人足够多了,没饿死的人就会用刀把土地再分一次。 我们总是为加足马力开工的工厂感到高兴,那是繁荣的象征。可是当工厂生产出来的罐头没人买怎么办?不要紧,生产子弹,子弹一定有人买的。 世界每一次大融合的巅峰,就是大战争的前夜。当人们为国际间的交流欢呼时,足以流干几千万人血的仇恨就开始蔓延。 第二名最惨:第一名…

有哪些思维透彻的历史书籍推荐?

1、《南明史》,顾诚。举个例子:李自成败出北京并不是因为他入京以后迅速堕落腐化,而是相反,是因为他没有联合地主阶级完成封建化才导致的。类似于这样的观点,两册书俯拾皆是。虽然有些观点不能认同,但着实是极为优秀的作品,深入浅出,比读小说好看。 2、《党员、党权与党争 : 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王奇生。我党对国民党的打击不是优势问题,是降维打击。 3、《被统治的艺术 : 中华帝国晚期的日常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