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极端女权得以在风头上盖过本土的“妇女能顶半边天”?
作为一个在「男性向」社媒(知乎、贴吧)和「女性向」社媒(小红书、豆瓣)都观察过一段时间的人,我认为这个问题很明显不是能用经典的「主流父权制话语压制女性」或者是男权主义者眼中的「XXN」「哈集美」话语可以解释的。不如说解答这个命题就需要阐述19世纪以来赛里斯的文化-政治与意识形态环境下的「女性主义/feminism」的话语变迁和权力结构变换: 这不如说是「女性主义」的话语权经历了从革命-民族主义的「启蒙」知识分子…
作为一个在「男性向」社媒(知乎、贴吧)和「女性向」社媒(小红书、豆瓣)都观察过一段时间的人,我认为这个问题很明显不是能用经典的「主流父权制话语压制女性」或者是男权主义者眼中的「XXN」「哈集美」话语可以解释的。不如说解答这个命题就需要阐述19世纪以来赛里斯的文化-政治与意识形态环境下的「女性主义/feminism」的话语变迁和权力结构变换: 这不如说是「女性主义」的话语权经历了从革命-民族主义的「启蒙」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