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上海富人向免签韩国游客秀豪车这种行为?
写在前面,还是那句话,大家悠着点评论啊,我没删除任何一条评论,好多都被系统删除了。 昨天刷抖音好多这个。 据说二代们甚至排了时间表和路线表,分批分时间段开豪车去武康路外滩啥的兜风。 三班倒。硬生生地把二代们作息时间给改了。看其中一个二代说他凌晨四点起床开车去占车位,然后打车回家睡觉。 好多二代们大冬天的开敞篷车冻感冒了哈哈哈哈。然后评论区好多人让他们喝板蓝根接着上,还能装装冰美式。 还见到200多W的哈…
上海挤满了来跨年的韩国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025 年,免签政策还能带来哪些利好?
很简单啊,这就是免签的力量啊! 如果现在让大部分国人来一场去欧洲的说走就走的旅行,你猜大家会选择哪里?绝大部分可能会选择塞尔维亚和俄罗斯(团队免签),小部分可能会选择波黑、白罗斯和阿尔巴尼亚。因为目前为止,欧洲对华免签的国家就这么几个。 过去韩国人赴中国的个人签证快速发放标准的发放费用约18万韩元,发放程序也较为繁琐。 18万韩元,折合人民币已经达到了896块7毛5,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而从仁川机场往返上…
中国护照免签国家少,有一部分人惹事生非原因吗?
厄瓜多尔都顶不住了,现在限制了。 马来西亚免签,扎堆过去找机会,不过好处是不用黑,到30天了,入境泰国再兜回来。 现在最热门的是塞尔维亚,德国现在跟防贼似得,老警都开始巡边境线了.... 这条线现在不知道还能撑多长时间。 你们还在嘴炮俄乌战争正当性,哪个好哪个坏,应该支持哪一方的时候,福建老表已经肉身入乌克兰了,筹谋入籍.... 赌个乌克兰入北约概率。 你可以不信乌克兰,不喜欢乌克兰.... 但是,最好还是相信福建…
如何看待外国人获144h免签后,来华旅行,体验感甚好?
现在B站上火的是一个捷克人,该人从中国返回国后的言论如下: 中国监控可以读唇语,所以中国人戴口罩是防摄像头而非新冠; 中国有信用点; 中国成年人智力相当于12岁小孩,因为他观察到中国地铁上的安全教育宣传片都是天线宝宝一样的弱智吉祥物主演的。 真的,他对中国人智力的论述令我拍案叫绝。
为什么144小时免签的vlog老外都说中国街道安静?
国外大都市没有任何绿化,没有非机动车道,建筑间隙非常小,在一些城市甚至没有任何建筑间隙。 也就是说,你可以理解为路边全是至少十层楼的高墙,夹着两车道或者四车道,机动车呼啸而过。 然后再想象一下这是什么噪音级别。 中国大城市街道的安静程度确实远大于国外大城市,这没什么好说的 愿意体验的话可以去香港澳门感受一下
中方决定对波兰公民实施 15 日单方面免签政策,将带来哪些影响?
很奇怪吗? 地堡男孩跑到北京开了一堆清单,没一个给他兑现,导致自己弹尽。连老美自己都承认,东大和地堡合作仅限于能源等有限领域,从未提供俊用物资。至于图们江航道,看这个样子,地堡男孩还是不愿意退让。合作了个寂寞,这不是明摆着? 地堡男孩跑去北边说要给将军运载火箭等远程发射技术,这针对谁来的? 地堡男孩跑到安南,说要和安南合作开发南海油气、提供技术和设备。这又是针对谁来的? 最后的最后:577这个浓眉大眼的…
中国宣布将把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有哪些影响?
影响很大。 昨天晚上和一对刚刚从澳洲回来的夫妻吃饭,据他们说,来中国的飞机上,只有他们两个中国人,其他人都是澳洲人。那些澳洲人都拿着小五星红旗,兴高采烈,在飞机上唱着中国歌曲我的祖国,那高兴劲,就像孩子马上见他妈妈一样。 今天上午去公园,一下懵了,公园里怎么都是黄头发,白皮肤的老外,基本上见不到中国人了。
中国的144小时免签过境给各国带来了哪些便利?
这就是“不辩经”。 老外从机场一下来,少则5分钟,多则1小时,再顽固的对华刻板印象都会粉身碎骨,144小时之后,BBC CNN们洗脑苦干几十年的效果完全崩塌,还会起反作用“原来你骗了我几十年啊,那你以后还说中国什么,我也得打个问号了”,毕竟眼见为实,亲身经历嘛,实在反差太大了! 人比人要死,货比货要扔,老外们震撼之后下一步就是反思: 这么清洁的市容和安全的秩序,我的国家怎么没有? 这么优质的公共交通-机场、高铁…
我国为什么要持续不断地给老外开放144小时免签?这究竟有什么深意?
去年制定的15国免签, 一开始的时候只是想提升旅游收入,没有想更多的目的。但在1月发现老外们来华后发布的视频以及评论里,明显表达出“我们被bbc、cnn骗了”这样的意思后,立即意识到其中的宣传作用,于是马上跟进开放对其他国家免签,不再纠结“对等”,最大程度的利用其宣传和经济效益。 同时在发现“老外支付难”的问题后,立即着手解决这个影响老外来华便利性的最大问题,尽可能的扩大优势。 中国政府的决策也许在一开始并…